区块存储链搭建 区块链如何搭建

admin 40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区块存储链搭建,以及区块链如何搭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区块链技术

背景区块存储链搭建:比特币诞生之后区块存储链搭建,发现该技术很先进,才发现区块存储链搭建了区块链技术。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同时被发现。

1.1 比特币诞生的目的:

①货币交易就有记录,即账本;

②中心化机构记账弊端——可篡改;易超发

比特币解决第一个问题:防篡改——hash函数

1.2 hash函数(加密方式)

①作用:将任意长度的字符串,转换成固定长度(sha256)的输出。输出也被称为hash值。

②特点:很难找到两个不同的x和y,使得h(x)=h(y)。

③应用:md5文件加密

1.3 区块链

①定义

区块:将总账本拆分成区块存储

区块链:在每个区块上,增加区块头。其中记录父区块的hash值。通过每个区块存储父区块的hash值,将所有的区块按照顺序连接起来,形成区块链。

②区块链如何防止交易记录被篡改

形成区块链后,篡改任一交易,会导致该交易区块hash值和其子区块中不同,发现篡改。

即使继续篡改子区块头中hash值,会导致子区块hash值和孙区块中不同,发现篡改。

1.4 区块链本质

①比特币和区块链本质:一个人人可见的大账本,只记录交易。

②核心技术:通过密码学hash函数+数据结构,保证账本记录不可篡改。

③核心功能:创造信任。法币依靠政府公信力,比特币依靠技术。

1.5如何交易

①进行交易,需要有账号和密码,对应公钥和私钥

私钥:一串256位的二进制数字,获取不需要申请,甚至不需要电脑,自己抛硬币256次就生成了私钥

地址由私钥转化而成。地址不能反推私钥。

地址即身份,代表了在比特币世界的ID。

一个地址产生之后,只有进入区块链账本,才能被大家知道。

②数字签名技术

签名函数sign(张三的私钥,转账信息:张三转10元给李四) = 本次转账签名

验证韩式verify(张三的地址,转账信息:张三转10元给李四,本次转账签名) = True

张三通过签名函数sign(),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本次交易进行签名。

任何人可以通过验证韩式vertify(),来验证此次签名是否有由持有张三私钥的张三本人发出。是返回true,反之为false。

sign()和verify()由密码学保证不被破解。·

③完成交易

张三将转账信息和签名在全网供内部。在账户有余额的前提下,验证签名是true后,即会记录到区块链账本中。一旦记录,张三的账户减少10元,李四增加10元。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已,多对多的交易方式。

比特币世界中,私钥就是一切!!!

1.6中心化记账

①中心化记账优点:

a.不管哪个中心记账,都不用太担心

b.中心化记账,效率高

②中心化记账缺点:

a 拒绝服务攻击

b 厌倦后停止服务

c 中心机构易被攻击。比如破坏服务器、网络,监守自盗、法律终止、政府干预等

历史 上所有有中心化机构的机密货币尝试都失败了。

比特币解决第二个问题:如何去中心化

1.7 去中心化记账

①去中心化:人人都可以记账。每个人都可以保留完整的账本。

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开源程序,参与P2P网络,监听全世界发送的交易,成为记账节点,参与记账。

②去中心化记账流程

某人发起一笔交易后,向全网广播。

每个记账节点,持续监听、持续全网交易。收到一笔新交易,验证准确性后,将其放入交易池并继续向其它节点传播。

因为网络传播,同一时间不同记账节点的交一次不一定相同。

每隔10分钟,从所有记账节点当中,按照某种方式抽取1名,将其交易池作为下一个区块,并向全网广播。

其它节点根据最新的区块中的交易,删除自己交易池中已经被记录的交易,继续记账,等待下一次被选中。

③去中心化记账特点

每隔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但不是所有在这10分钟之内的交易都能记录。

获得记账权的记账节点,将得到50个比特币的奖励。每21万个区块(约4年)后,奖励减半。总量约2100万枚,预计2040年开采完。

记录一个区块的奖励,也是比特币唯一的发行方式。

④如何分配记账权:POW(proof of work) 方式

记账几点通过计算一下数学题,来争夺记账权。

找到某随即数,使得一下不等式成立:

除了从0开始遍历随机数碰运气之外,没有其它解法,解题的过程,又叫做挖矿。

谁先解对,谁就得到记账权。

某记账节点率先找到解,即向全网公布。其区块存储链搭建他节点验证无误之后,在新区块之后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计算。这个方式被称为POW。

⑤难度调整

每个区块产生的时间并不是正好10分钟

随着比特币发展,全网算力不算提升。

为了应对算力的变化,每隔2016个区块(大约2周),会加大或者减少难度,使得每个区块产生的平均时间是10分钟。

#欧易OKEx#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浅谈区块链存储和流量技术积累—真正WEB3的时代即将来临

现代 社会 对存储和流量技术有哪些突破进步呢?下面简单给大家梳理一下。

目前的互联网都是中心化的流量和存储。随着世界发展,诞生了bt网络,bt网络是一套分布式的存储和流量系统。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第一,bt网络只能对单个文件进行传输和分享。第二,bt网络并没有激励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加入bt网络,但是并没有主动去保存,分发文件的意愿,因为这对于参与者来说是没有好处的。

随着bt网络缺陷的暴露,诞生了IPFS。也就是Filecoin项目方协议实验室研发的IPFS系统。IPFS是bt网络的升级版。它于bt网络的基础上加入了文件夹系统。在IPFS系统中,可以直接传输和分享文件夹。其他人也可以直接从文件夹里浏览相关数据和文件等等。

但是IPFS和bt网络一样,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没有激励体系。第二:文件在传输的初期,由于存储文件的节点非常少,效率非常低下。比如A上传一个文件,B需要检索,只能从A检索。因此效率很低,如果C要检索,只能从A,B这两个节点检索。如果A,B都关机的话,文件将不会被检索到。这就是IPFS和bt网络存在的问题,它们初期传输效率及其低下,只有文件被无数次检索,在节点中广泛分布的时候,传输速度才会变得非常快速。所以bt网络和IPFS系统,它们都是一个由慢到快的过程。如果检索一个在节点中分布比较少的文件的话,检索能力是非常弱的,传输速度也很慢。为了解决这个激励机制的问题,协议实验室他们开发了Filecoin这一条供应链。

Filecoin和IPFS是两个概念,Filecoin其实是将现实中的IPFS搬上区块链。而区块链特点是去中心化,节点之间是互不信任的,节点间传输的数据,都要重新验算一遍。这导致区块链的性能非常低下。IPFS上链以后就形成了Filecoin。因此Filecoin也受制于区块链性能的影响,导致无法对有效数据进行撮合,也没有办法实行高效检索。而Filecoin实现了数据在区块链上的存储,这个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贡献。随后又出现了SWARM和BZZ,但BZZ由于没有爆块激励机制,只有一个流量的结算系统,目前看来是失败的。但是BZZ相对比IPFS和Filecoin,也做出了一定改进:一套主动分发的机制。举个例子:当我上传一个视频,该视频会被节点主动分发。视频就会迅速缓存到多个节点。因此BZZ在流量的结算以及高效的检索上都有非常突出的贡献。虽然它留下了技术贡献,但它仍然是一个失败的项目。

从目前来看,流量和存储在区块链领域都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其次就是区块链性能的问题。经过多年的进化,Layer0,Layer1,Layer2也经过不断的实验。近几年在Layer1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与包括专利。相信高性能公链的突破很快就会出现。

因此,想要建立一套真正类似于web3这样的区块链网络,应该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高效的检索。第二:对存储和流量分别进行激励。第三则是一定要有授权的访问体系。授权的访问体系就类似于大家在看视频网站时需要支付费用才能获得数据。在传统互联网的世界有很多变现的渠道。而区块链的互联网世界刚刚成型。因此生态建设者能够直接获得一定的收益。这样才能够促进生态的繁荣,也能够让生态的建设者能够持续贡献更多有用的应用,最后,高性能公链的突破也是必不可缺的一环。因此具备了以上的四个条件,web3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本内容由原创曾波老师授权,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修改与转载

区链块是什么?能挣钱吗?通常都是怎么玩的。

区块链有多火,连我母上都知道这个词,身边很多人也都向笔者咨询这个东西。

其实他们真实的想法是,想知道这东西到底怎么挣钱。毕竟近年来网上各种信息传出比特币又上涨了多少,如今的区块链火到了什么程度,各大殿上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入其中,身为普通人也想在这“池塘”中扑腾几

下。

那么到底什么是区块链?

工信部指导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这样解释: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什么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构成是什么?

从技术的角度,架构的角度,用通俗的语言来跟大家讲讲,我对区块链的一些理解。

究竟啥是区块链?Block chain,一句话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存储系统,存储系统更细一点,区块链是一个没有管理员,每个节点都拥有全部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那常见的存储系统,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上图所示,底部是数据,上面可以写入数据。一个空间存储数据,一个软件管理数据,提供接口写入数据,这就是存储系统。比如MySQL就是最常见的存储系统。

普通的存储系统,容易存在什么问题呢?至少有两个常见的问题

第一个是非高可用的问题,数据存在一个地方很危险。用技术的话说,就是数据不高可用。

第二个问题是,它存在写入的单点,写入点只有一个。用技术的话说,就是它是一个单点控制。

那普通的存储系统通常是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呢?

首先看一下如何保证高可用?

普通的存储系统通常是用“冗余”的方式来解决高可用问题的。图上图所示如果能够把数据复制成几份,冗余到多个地方,就能够保证高可用。一个地方的数据挂了,另外的地方还存有数据,例如MySQL的主从集群就是这个原理,磁盘的RAID也是这个原理。

这个地方需要强调的两点是:数据冗余,往往会引发一致性的问题

1、例如MySQL的主从集群中中其实读写会有延时的,它其实就是有一个短的时间内读写不一致。这个是数据冗余,带来的一个副作用。

2、第二个点是数据冗余往往会降低写入的效率,因为数据同步也是需要消耗资源的。你看单点写入,如果加了两个从库之后,其实写入的效率会受影响。普通的存储系统,就是采用冗余的方式,保证数据的高可用的。

那么第二个问题,普通的存储系统,能否多点写入呢?

答案是可以的,比如说以这个图为例:

其实MySQL的话可以做一个双主的主从同步,双主的主从同步,两个节点,同时可以写入。如果要做多机房多活的数据中心,其实多机房多活也是进行数据同步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多点写入,往往会引发写写冲突的一致性问题,以MySQl为例,假设有一个表的属性是自增ID,那么现在数据库中的数据是1234,那么其中一个节点写入,插入了一条数据,那它可能变成5了,然后这5条数据,向另外一个主节点进行数据同步,同步完成之前,如果另外一个写入节点,也插入了一条数据,也生成了一条这个自增id为5的数据。那么,生成之后,往另外一个节点同步,然后同步数据到达之后会与本地的这两条5冲突,就会同步失败,会引发写写的一致性冲突问题。这个多点写入的话都会出现这个问题。

多点写入,如何保证一致?

维新“天鹅大咖课”给你更多的技术干活

如何搭建自己的区块链

第一部分:从 0 到 1 建立自己的区块链 目录:

1.1 从模仿开始,初识区块链

1.2 区块链的基础:共识机制剖析

1.3 共识机制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

1.4 如何快速克隆一条区块链

1.5 如何把比特币变成自己的私链–分叉比特币

1.6 如何把以太坊变成自己的私链–分叉以太坊

1.7 如何把 Ripple 变成自己的私链–分叉 ripple

1.8 如何把 stellar 变成自己的私链–分叉 stellar 1.9 如何搭建一个矿池,并挖出自己的创始区块

1.10 如何开发自己的区块链钱包(Windows 和 MAC) 1.11 如何开发自己的区块链钱包(Android 和 IOS) 1.12 如何开发一个类似于 blockchain.info 的在线钱包 1.13 如何增加自己的区块链网络的安全性和鲁棒性 1.14 如何利用 coind 来处理充值提现业务

1.15 如何利用资金池搭建一个混币服务

1.16 如何设计一种新的挖矿算法

一般情况下都是这个流程,但一般人也是非常难以完成的。区块链成熟的项目有以太坊、DECENT、比特币等等。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区块存储链搭建和区块链如何搭建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区块存储链搭建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